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

书店

今天下班后,特地和朋友到了KLCC的KINOKUNIYA书店逛。
好久没有逛书店咯。
(上个月到海外华文书市不算)
现在上班地点靠近KLCC,以后机会应该会很多。

说起来,我和KINOKUNIYA书店还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因缘。
因为当年大学毕业后,我曾经在这里打了两个星期的工。
工作是负责采购书籍。

那时,我每天早上9点必须到公司,不能迟到,否则扣薪水。
(有时遇到轻快铁迟了,真的是用跑的,冲进公司)
进到公司后,就做下这样,做下那样,准备开工的东西。

到了9点半,就会听到广播音乐,通知大家集合开会咯。
然后,大家就会聚集到书店的大厅。
首先是主管报告一些当天要注意的事项,或是接下来有什么活动。
之后就会有一名同事从队伍中走出来,和大家做分享。
他可能是讲一则生活小故事、一则笑话、分享阅读心得或是生活经验等等的。
而这项活动是每天都会轮到一个同事负责,因此是人人有份,永不落空。
(我那时最害怕会轮到我,因为不管是用英语还是马来语来讲,难度都实在是太高了!还好我在离职前都没有机会碰上。逃过了一劫。)

而讲完了之后,就看还有没其他同事有东西要报告或是补充。
如果没有,就会来到我觉得最别扭的环节--喊口号。
(因为是日本公司,所以员工都会被要求背熟一些“待客之道”,例如:welcome, thank you, may i help u? pls come again之类的。)
念完了后,就会散会。

之后,大家就会帮忙整理书架上的书。
乱放的书要放好。
如果书架上有垃圾,就帮忙丢掉。

接近10点要开店营业时,每个人就会选好一个位置站好,准备迎接客人。
而我们会站在走道的两边或是书架旁边。
当时钟踏正10点,开店的音乐就会响起,书店的大门就会徐徐打开。
通常,这时已经会有客人进来了。
对着客人,我们会保持微笑,然后对他们说,good morning!
(这些客人几乎是等着书店开门的。我实在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早起身来看书。)
而当音乐结束,我们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,然后开始一天的忙碌。

所谓采购,就是做什么的呢?
根据我工作的两个星期的经验,就是:
如果客人要买的书没有在书架上,我必须帮忙他们订购。
这些客人可能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订购,也可能是来到书店填写表格订购。
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要求,上网找书,例如到amazon.com,作出订购。
等书来到了,我必须点货、检查、做wrapping。
之后,我就会打电话通知客人:你的书到了,麻烦你来领取。
我会把书和客人的资料标签好,放到外面柜台。
每天,我都要检查,谁来取书了,谁还没有。
如果一段时间了,客人都还是没有来取书,我就必须再联络他们,催他们来拿。
期限过后,订购的书就会自动放在书架上卖,不再保留给客人了。

这大概就是我的工作。

还记得当初人事部在应征我时,问我,为什么想在书店打工?想负责哪类书籍?
结果,我说,我想推广儿童读物,因为阅读对小孩子特别重要。
现在想想,当时自己也说得太伟大啦。
不过,也或许因为这样,我才会被录取。

比起新闻工作,书店的工作是很稳定的。
稳定得来,是会觉得闷的。
但是,在书店打工的好处是,买书有得打折!
(不过,是有限购的,而且新员工暂时没有打折,要买必须托其他同事。)

。。。

转眼,这一切已经是7年前的事了。
两个星期在书店工作的经验,让我基本了解了书店的一些运作。
包括,买进的书是没得退还的。
书店本身必须承担书卖不出的风险。
因此,书店的书会越累积越多。
畅销书赚到的钱都在cover冷门书卖不出亏的钱。
还好KINOKUNIYA是大型书店,还撑得起。
但是相比起其他的小书店,可以想象,这是要多么大的成本去经营啊?!

想到这里,我想起了在茨厂街附近的学林书局。
以前中学、大专辩论时,需要用到什么资料,就会到学林找。
里头卖的大部分是中国书,比起台湾精致包装的书便宜很多,学生比较可以负担。
还记得,学林书局从一进书店门口开始,每个角落都是书。
书都叠得高高的,满满的,走路的空间越来越小。
老板是个爱书人,总是看到他在看书。

好久没到学林了。不晓得它还在不在?
我很关心。

因为当新生代越来越不爱看书,
越来越多人喜欢网络电子书,
盗版书越来越多,
就算是大型书店也会受到冲击,
那就更加无法想象传统的小书店要怎么生存了。

书店承载的是文化、知识,做的是一种传承。
因此,当一间间的传统书店或是倒闭或是挣扎求存时,
那是多么地让人难过啊。
我们又是否可以做些什么?

6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嘻嘻,妳的被聘请与我的很相似

我记得,对面试我的经理说,

因为有一天我要去寻找海底宝藏~


就这样,两个星期后,通知我去签合约~

哈哈哈

~ Sky ~

Hwa 说...

现在的阅读率这么低,就连一些大型连锁书局勉强撑下去,小书店就只能靠兼卖零零散散的东西帮补店开销

胡慧君 说...

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,出版业已经在转型。从平面拓展到电子书。不过,我还是喜欢传统地捧着一本本书看,这才有书香味。

匿名 说...

学林还在,最近tv2的前线视窗就有一集是做学林的。能做的最简单的就是,不要只是去光顾纪伊国书屋,也要去小书局交关交关。

胡慧君 说...

发现小书局卖的多数是中国版的书。可能成本比较低吧。其实,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台湾版的书。碰到外国文学,会觉得台湾翻译比较对味;如果是社会科学类书籍,也一般不选中国版的,因为觉得共产味很重咯。

匿名 说...

中国大陆以前很好的翻译家已经不在人世了,新一代的译者可能太多太烂了。以前我的中学华文老师有说过,买中国版或台湾版,要看情况,或看是什么书。譬如中国作家的著作,台湾版的也许会有删减;台湾作家的书嘛,大陆版也可能会有不同。